县域创新基地引技引才 多方共探科创发展与产业升级
1月16日,依托县域创新基地平台,惠州学院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莅临我县科创中心进行考察调研工作,县科创中心副主任黄元甫同志及杨秋俊副书记全程陪同,并前往广东东森堂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了深入的参观交流活动。
首先,黄副主任带领考察团们参观了“人才双向飞地”、和平县的特色产品展示厅,介绍了和平县的产业概况,详细阐述了和平县在腐竹、钢铁、食品饮料、新材料、新医药、可穿戴饰品等产业上的发展布局与成就。黄副主任特别提到了近年来和平县在科技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显著进步,包括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增加及创新平台的搭建等。他表示,和平县正致力于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通过政策扶持、平台搭建和服务优化等措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和企业来和平投资兴业。
参观过后,县科创中心团队、惠州学院考察团队和东森堂董事长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交流会。会上,惠州学院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的肖定书会长率先发言。她详细阐述了此次考察的重要意义,并逐一介绍了团队成员。该团队成员由生命学院、地理旅游学院、化工学院等不同专业方向的人员混编而成,这种多元化的人员构成是为了从多个角度、层次以及产业方面为和平县的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持。肖会长还表示,惠州学院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一直积极致力于推动产学研合作,期望借助此次考察机会,能够与和平县科创中心以及当地企业构建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进而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升级。
东森堂董事长梁全锐在会上讲述了公司目前所取得的成果,同时也毫不避讳地提及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他诚挚地希望考察团能够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助力企业突破当前的发展难关。
生命学院的宋冠华教授提出,要紧密结合自身专业与和平县的主导产业进行精准对接,着力打造产业链条,以此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经济产值。地理旅游学院院长吴鹏豹发言称,和平县的一、二产业已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但相对而言,第三产业发展较为滞后。不过,和平县拥有竹海、优美的山水等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还有腐竹、猕猴桃等地理标志产品。因此,需要深入挖掘文旅等产业,配套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文化体验等第三产业,从而为和平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李红伟教授针对和平县的脐橙产业发表了独到见解,他指出要深入挖掘脐橙产业的潜力,充分结合和平县的地理特色,包括土壤、气候等因素,打造具有和平县专属特色的品牌,避免产品同质化,从而在价格和品质上实现新的突破。
最后,县科创中心的黄副主任发表讲话。他对惠州学院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各位领导的到来表达了诚挚的感谢,此次考察为和平县科创中心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思路与方向。黄副主任强调,和平县科创中心将积极主动地与惠州学院开展合作,携手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为和平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同时,他也殷切希望惠州学院的专家们能够持续关心和支持和平县的发展,为和平县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