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县2014年决算和201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作者: 来源:县财政局 发布时间:2015-11-17 浏览次数:- 【字体:

一、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全县财税总收入完成情况。

2014年全县财税总收入68075万元,增收8177万元,增长13.65%,其中按收入性质分:税收收入56701万元,非税收入11374万元;按级次分:中央库完成14300万元,同比增长-9.26%;省级库完成12886万元,同比增长14%;县级库完成40889万元,同比增长24.16%。

乡镇完成税收收入情况:全县乡镇完成税收收入总计20744万元,占年度预算107%,增收1538万元,增长8%。

(二)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88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3%,同比增长24.16%,完成收入情况在全市5县1区中排第二位,增长速度排第三位。

按主要税种划分。国内增值税4297万元,增长3%;营业税6241万元,同比增长6%;企业所得税1270万元,同比增长5%;个人所得税294万元,同比增长-1 %;土地增值税2532万元,同比增长7%;城市维护建设税1577万元,同比增长22%;资源税3206万元,同比增长49%;契税2942万元,同比增长-17%;耕地占用税5479万元,同比增长320%。

按税收与非税收入占比划分。税收收入29542万元,非税收入11347万元,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2%,非税收入占比为28%。

2014年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加上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余等,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量达285952万元。

——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县级财政总支出241201万元,其中:(1)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3953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1%,比上年增支42296万元,增长21%;(2)上解支出869万元;(3)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800万元。

主要支出情况:(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7339万元,同比增长21%;(2)公共安全支出9046万元,同比增长-28%;(3)教育支出44971万元,同比增长14%;(4)科学支出1465万元,同比增长-43%;(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868万元, 同比增长-7%;(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9137万元,同比增长13%;(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5246万元,同比增长61%;(8)节能环保支出5017万元,同比增长17%;(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7442万元,同比增长8%;(10)农林水事务支出46795万元,同比增长32%;(11)交通运输支出1843万元,同比增长62%;(1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事务支出2351万元,同比增长 138%;(13)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1061万元,同比增长-20%;(14)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2859万元,同比增长6%;(15)住房保障支出8268万元,同比增长16%;(16)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支出1018万元,同比增长64%;(17)债务付息支出116万元,同比增长5%;(18)其他支出3690万元,同比增长410%。

2014年县级公共财政总收支相抵,结余44251万元,其中结转下年使用36554万元,净结余7697万元。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总收入63328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本级预算收入4805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280%,同比增长47%,上级补助收入7323万元,上年结转7953万元。支出5852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211%,同比增长42%,结转下年使用4799万元。

二、2014年财政主要工作情况

2014年,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及上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强化收入征管,加强支出管理,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财政收支计划完成良好,促进了我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抓征管,财政增长上新台阶。财政部门认真落实收入目标责任制,做好对财政运行形势特别是收入形势的研判,加强与国、地税等部门及各乡镇的工作协调,支持税务部门加强税收征管,确保应征尽收;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强化对矿产资源税费的征管,统筹各部门认真依法组织政府非税收入,确保财政增长。通过落实抓收入各项措施,2014年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4.16%,再上4亿元新台阶。

(二)抓重点,支持经济发展有新成效。财政部门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思想,支持促进经济发展,培植财源,增强后劲。一是克服困难筹集资金,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县财政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落实重点项目融资工作,千方百计筹集落实资金并及时支付,确保了县委县政府决定的重大项目的实施,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二是全力支持产业转移园区建设,推动工业发展。筹集安排资金扩大园区规模,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增强园区接纳能力和竞争能力,不断巩固和提升园区工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三是积极支持城乡水利、交通能源、高标准农田、环保等重点工程建设,城乡基础设施有进一步改善。四是积极支持现代农业、林业生态、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促进了中小企业发展成长。

(三)抓保障,民生福祉有新改善。我县财政克服各种困难,加大民生和社会事业投入力度,保障了各项民生政策的落实。一是积极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筹集安排资金支持教育创强工作,全面落实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提标政策,提高了农村边远山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完善扶贫助学机制,落实对困难学生生活补助等助学制度,加大补助力度,积极支持公办、民办幼儿园建设,改善了幼儿园办学条件,推进了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二是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实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生态公益林补偿等各项补贴政策,落实政策性森林保险、农村住房、水稻种植保险、能繁母猪保险等农业保险政策,促进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力度支持农村饮水工程、农村危房改造、村道硬底化和农村环境整治及生态建设,落实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强力推进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大力支持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积极落实城乡低保政策,全县达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城乡居民实现应保尽保;落实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政策,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确保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的正常开展;积极落实城乡医疗救助和复员军人军转干部及优抚对象等各项政策;支持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贫困残疾人应保尽保。四是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改革有序推进,基本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工作;大力支持县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改造和设备更新,改善了我县人民的就医条件。五是落实住房保障政策,筹集安排资金,积极推进我县保障房建设,切实改善低收入住房困难居民的居住条件。六是加大了文化事业和科普经费的投入、促进了公共文化建设和科技发展。七是增加了计生事业投入,促进计生工作上新台阶。八是积极支持公共安全建设,促进建设平安和平。

(四)抓改革,规范财政管理有新进展。一是深化财政改革,着力建立现代财政制度。2014年,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和上级财政部门及县委的部署,积极推进预算管理改革,部门预算进一步规范细化;稳步有序推进了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2014年将县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三公”经费汇总预算以及68个全额拨款预算单位的部门预算、“三公”经费在县政府网站公开;进一步健全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完善非税收入电子征缴系统,强化了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成效。二是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运行程序更加规范,效益更加明显,2014年政府采购568批次,采购金额14261万元,比采购预算节约资金1869万元,节约率11.69%。加强政府投资管理,2014年共完成财政性投资项目评审预结算项目309宗,送审金额57265万元,净核减金额6274万元, 综合核减率为10.9%,节约了财政资金。加强完善“镇财县统”和农村会计代理制,规范村级财务。三是强化财政监督,确保资金安全。积极开展清理“小金库”、财政专项资金检查和“三公”经费、民生资金检查工作,进一步促进了各级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管理;认真开展和配合省、市财政做好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增强资金使用导向作用;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提高了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监管能力;加强基层财政资金和财务管理情况的专项检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制度。四是严格厉行节约措施,反对浪费。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控一般性支出,效果明显。五是加强财政制度建设,规范资金管理。健全了非税收入管理制度,制定出台了县本级专项资金管理、财政预决算公开、会议费、差旅费管理等相关制度。

2014年预算执行基本正常,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财力薄弱,收支矛盾非常突出;二是民生支出任务重,收支平衡压力大;三是绩效管理不健全,资金效益需提高;四是预算执行刚性不够,资金监管仍需加强。对上述问题,我们将积极推进改革,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三、2015年全县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上级的决策部署,结合新常态下的经济财政形势, 2015年,我县财政预算收支计划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推动经济加快发展;加强收入征管,保持财政持续增收;坚持民生优先、统筹兼顾,确保经济社会重点项目支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财政改革,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严格预算执行;坚持依法理财,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服务振兴发展目标的实现。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原则,2015年我县财政收支安排是: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拟安排为49067万元,比上年完成实绩增加8178万元,增长2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项目安排情况是:税收收入36831万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增值税(含营改增)地方分成部分5285万元,营业税7801万元,企业所得税1579万元,个人所得税368万元,土地增值税3165万元,其他地方固定税种收入18633万元;非税收入12236万元,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及罚没收入9089万元;专项收入1301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846万元。

2015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9067万元,加上返还性收入4268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91969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7311万元、上年结余结转收入44069万元,全县财政总收入207224万元。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计划安排206424万元,加上上解支出800万元,支出总额为207224万元。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主要项目的安排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59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公共安全支出11947万元,比上年增长78%;教育支出49718万元,比上年增长41%;科学技术支出1774万元,比上年下降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836万元, 比上年增长7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683万元,比上年增长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6005万元,比上年下降31%;节能环保支出3183万元,比上年增长103 %;城乡社区支出8220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林水支出28968万元,比上年增长30%;交通运输支出603万元,比上年增长58%;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679万元,比上年增长49%,商业服务业等支出566万元,比上年下降9%;金融支出2万元;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1161万元,比上年下降17%;住房保障支出4482万元,比上年增长11%;粮油物资储备支出981万元,比上年增长17%;预备费2000万元;国债还本付息支出393万元,比上年增长31%;其他支出4323万元。

2015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计划: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计划21908万元,上年结转收入4414万元(不含2015年度转列一般公共预算385万元),收入总额计划为26322万元,比上年增长0.5%;支出计划26322万元,比上年增长0.5%。

由于我县财力仍然十分有限,支出安排很紧,且政策性增支因素和不可预见支出还将增多,今后财政形势依然严峻。对此,我们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共同维护财政大局,千方百计增加收入,严格控制支出,提高资金绩效。

四、完成2015年预算计划的主要措施

2015年,我们财政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上级各级党委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努力提供财力支持和制度保障,力促我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一)着力抓好征管,提升财政整体实力。一是完善抓收入工作机制,加强与各征管部门及各镇的工作协调,按照税收法定的原则,支持收入征管部门依法征收,应征尽收。二是加强预算执行分析。充分估计、预测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影响,实时动态跟踪落实,保证收入均衡入库。三是加大对矿产资源税费的征管力度,重点支持大坝镇矿产大道建设。四是抓好非税收入,促进全县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二)着力发挥财政职能,支持经济加快发展。树立服务经济发展、支持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培育财源,增强后劲。一是准确把握国家、省、市的政策,积极组织及支持配合相关部门努力争取国家、省、市及深圳在园区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扶贫开发等方面的资金支持,争取有更多更好更大的项目落户我县。二是筹资金,强投入,全力支持产业转移园区扩能增效,打造经济发展强大平台,大力支持招商引资,推进产业集聚。三是加大投入,全力支持城镇扩容提质。以产城融合为方向,筹集资金,推进县城扩容建设,提升品质。四是积极支持推进交通能源、城乡水利、高标准农田等重点项目建设,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五是充分利用支持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大力支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文化旅游产业、现代服务业,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壮大,培植财源。六是做好融资工作,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筹集资金,确保重大项目的实施。七是创新投入方式,对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尝试通过PPP、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

(三)着力优化支出结构,改善和保障民生。按照“突出重点,守住底线”的原则,落实上级民生政策,着力解决好基本民生、热点民生和底线民生问题,促进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一是强化底线思维,突出保障底线民生,切实做好底线民生保障工作,按政策规定,落实资金,提高保障城乡低保、五保户、残疾人保障、城乡医疗救助标准等,完善财政投入“雪中送炭”的托底保障机制。二是落实基本民生政策,做好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计划生育、住房保障等工作。三是落实资金,确保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民生实事的落实。四是大力支持教育创强、创建文明县城、公共文化建设和科技发展等工作。五是大力支持林业生态、城乡环境整治和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六是加强惠农资金管理,保障惠农各项补贴及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落实到位。

(四)着力推进财政改革,强化依法理财。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改革安排,重点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制度,全面推进预决算公开,进一步细化公开内容。二是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改革后的审批事项,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三是积极支持其他领域改革。四是抓好财政监督和绩效评价工作,提高监管水平和资金绩效。

(五)着力改进工作作风,加强队伍建设。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建立反对“四风”的长效机制,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打造一支思想坚定、业务精干、纪律严明、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加快基层财政便民服务建设,建立财政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提高执行力,坚决落实好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县人大的决议。适应财政改革发展的形势要求,加强干部的培训教育,提高能力素质。切实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到业务工作和反腐倡廉建设“两手抓、两手硬”。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