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县阳明镇第二小学

作者: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5-01-15 浏览次数:167 【字体:

  【学校概况】和平县阳明镇第二小学,正式创办于1963年冬,位于东坝街塘背巷10号,毗邻阳明中学。其前身为东山小学、向东学校、东风小学、城东学校,1981年7月正式更名为和平县阳明镇第二小学。是河源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河源市中小学校家长委员会示范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8313平方米,建筑面积8171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现有教学楼3栋、综合楼1栋。教师140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具有高级职称2人。学校按规范化学校标准设有舞蹈室、音乐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场室13个,400米塑胶跑道运动场一个;所有教室安装多媒体教学平台;学校现藏图书达5万多册,学生人均图书达24册,并且每学年新增或更换图书不低于5000册。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学校内涵建设要求,学校开设广播站、东风文学社、志愿者服务队、鼓乐队、美术兴趣小组、足球兴趣小组、舞蹈兴趣小组、跆拳道兴趣小组等社团组织18个。

  【育人特色】 近几年来,学校秉承“知行合一,成人成才”的校训,以“成人成才”为目标,以“丰富多彩的阳明文化活动”为载体,坚持“实施课堂改革,构筑高效课堂”、“实施文化育人,提升学校内涵”和“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三大抓手,全校师生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教育教学上收获丰硕的果实。

  课堂改革:学校坚持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原则,结合学校实际、依托本校资源,以“梅州两法”教学法为依据,采取“请进走出”的方式,深入实施课堂改革,构筑高效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

  文化育人:学校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活动,深入实施文化育人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内落地生根,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从而推动良好校风的形成。

  家校共育:近两年来,学校致力于推动家长委员会的建设。以家委会为载体,推动学校依法办学、民主办学的进程;充分发挥家委会作用,架起家校沟通桥梁,形成教育合力,取得显著成效。

  【社团特色】1.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2015年 9月,现有志愿者120人。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志愿者精神,该社团活动每周纳入校本课程。该志愿服务队设队长1名、副队长2名。学校安排了专人负责指导,安排了一定的经费,为志愿者购置了志愿者服装,每人一套。配备了相关设施。近几年来,该志愿者服务队坚持开展慰问孤寡老人、到校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志愿者服务队还积极协作学校开展相关管理工作,如开展交通引导、维持学生课余秩序等。当前,学校“红马甲”已成为校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成为了广大学生追求的目标。

  2.足球兴趣小组。成立于2014年9月,现有队员30人。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足球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提高足球竞技水平。该社团活动每周纳入校本课程,每天利用下午活动时间开展训练。该足球队设队长1名、副队长2名。学校安排了专人负责指导,安排了工作经费,购置了一批足球、足球服等训练器材。近年来,学校足球队经常与兄弟学校开展交流活动,积极参加相关的比赛活动。

  3.朗诵兴趣小组,成立于2015年3月,现有成员80人。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诵技能,该小组活动每周纳入校本课程。该兴趣小组设组长1名、副组长3名。拥有相对独立的训练场所。学校安排了专人负责指导,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配备了训练的必需器材。近几年来,该兴趣小组坚持每学年开展一次朗诵比赛,在校园内营造了浓厚的朗诵氛围。多次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相关活动,取得优异成绩。

  近年来,学校以践行文化育人为主线,不断深入推进实施学校强项和特色,努力践行觉者为师理念,全校上下同心同德,积极探索,通过艰辛的努力,教育教学成绩不断提高,学校先后取得了较多的荣誉,多次获和平县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