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和平 > 地情资料

曾源:投笔从戎,曾任两广独立师政委......

作者: 来源:县党史办 发布时间:2020-02-12 浏览次数:- 【字体:

(一)

  曾源,原名曾镜湖,和平县大坝镇人,1917年5月出生。1937年秋,曾源在广州考入中山大学,因日寇飞机疯狂轰炸广州停学回家,并在家乡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后来,他以大坝小学为基地,组织成立“黎明剧团”,通过演出话剧、歌唱等形式宣传抗日。是年冬,在和平县抗敌后援会的统一部署下,曾源在大坝组织成立“青年抗敌同志会”“农民抗敌同志会”和“妇女抗敌同志会”。1938年9月曾源到广州中山大学复学,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因日寇入侵广州,经党组织安排紧急疏散。曾源返回家乡后,在大坝小学以代课老师身份秘密开展党的活动。1939年3、4月间,曾源创建中共大坝支部,任支部书记。1939年5月,中共和平县委成立,曾源任县委宣传部部长兼青年部长。

  1940年,曾源任中共和平县委书记。期间,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后东特委指示和平县委尽快兴办一间工业印刷生产合作社,时任县委书记的曾源急党之所急,毅然把自己的祖业“大新纸行”1500多平方米的厂房和另外筹集的4 880块银元,无偿地捐献给党组织,使印刷生产合作社得以顺利建成。后来该印刷社承印了大量的党内秘密文件、资料及各种宣传品,并为党组织提供了活动经费,为抗日救亡以及和平县的党建工作做出积了极贡献。曾源的无私情怀和高尚品德,一直在县内广为传颂。

  1942年“粤北事件”[①]发生后,形势非常危急,省委宣传部部长黄康指示在正在韶关复学的曾源火速赶到龙川老隆,向中共后东特委书记梁威林汇报,要他们立即转移隐蔽。当时,韶关已是一片白色恐怖。国民党的特务便衣控制了交通要道、车站码头,四处盘查行人,追捕共产党人。曾源机智地找到在韶关经营汽车队的老板陈荣中(和平大坝人,进步人士),说有急事要赶去老隆。陈荣中拿出自己的西装、皮鞋,让曾源扮成大商贾,急速派出自己最好的汽车,亲自护送曾源离开韶关。后东特委得到曾源及时送来的情报,果断采取措施,将特委机关全体人员立即撤离,分散隐蔽。同时各县党组织也迅速分散隐蔽,免遭敌人破坏。20年后,有一次梁威林在中共广东省委召开的三级干部会议上,特别提起此事。他说,“粤北事件”发生后,幸亏有曾源及时送来情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当时省委组织部部长饶卫华被捕前,刚从老隆带去了后东特委所有党组织情况的秘密材料,如果这些材料落入国民党特务手中,东江后方的党组织将会遭到极大破坏,很可能造成许多共产党员被捕或牺牲。梁威林老高度评价曾源是一位有胆识、有才能的领导干部,对党无限忠诚,临危不惧,是一位经得起考验的好同志!

  “粤北事件”后,曾源的身份已经暴露,经党组织安排,曾源到东江抗日前线工作。从1943年8月至1945年9月,曾源先后任东江纵队护航大队政委、独立第四大队政委兼大亚湾人民自卫总队政委、第六支队、第七支队政委兼惠东县委书记。

  1945年9月,曾源任东江纵队第三支队政委。按照广东区党委和东江纵队司令部的战略部署,由曾源率领东江纵队第三支队挺进九连山开辟游击根据地。东纵三支队从惠阳镇隆出发,经过300多公里的长途行军和多次战斗,冲破敌人的重重阻拦、截击、围堵,胜利完成了挺进九连山战略大转移的艰巨任务。部队到达九连山后,成立了中共九连工委,曾源兼任书记,实行军地统一领导。部队在九连山区很快打开局面,粉碎了国民党军警的两次“围剿”,并把活动区扩大到江西的定南、龙南、全南和广东的和平、连平、河源、龙川等地。东纵三支队在九连山创建革命根据地,为后来九连地区开展武装斗争准备了条件,夯实了基础。

  1946年7月曾源随东江纵队北撤山东烟台。1947年2月,曾源任华东野战军特种部队特科学校政治处主任、纵队政治部干部科长。1947年10月任两广纵队教导总队政委、第三团政委,参加过淮海战役,并受到华东野战军的通令嘉奖。1949年6月随军南下,任两广纵队二师四团政委、书记。期间,国民党军一五四师在罗浮山下龙华圩被两广纵队重重包围,该师副师长郑荫桐派人前来与纵队联系起义事宜。司令员曾生指示曾源与叶基率领四团去接管该师。曾源奉命以四团为基础,将一五四师和另外两支起义武装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独立师,曾源任政委。此后,他与兄弟部队一起参加了解放广东的战役。

  在革命战争年代,曾源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革命老前辈、老领导。原东江纵队司令员、两广纵队司令员曾生在广州颐养天年时,曾与省保密局局长陈文谦(和平大坝人)多次谈起曾源。曾生说:“曾源严于律己,组织纪律性强.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曾源常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无条件地服从党组织调遣,听从上级领导指挥。在担任各大队、支队政委期间不辱使命,尽职尽责,大有作为,东纵司令部是满意的。”

(二)

  新中国成立后,曾源历任顺德县委第一书记,粤西军区高雷军分区副政委、书记,粤西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党委委员。1955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授予曾源“二级独立自由奖章”和“二级解放勋章”,同年10月任湛江市委第二书记。1958年5月后任中共茂名县委副书记兼城市筹建处主任、书记、市长、湛江地委委员。

  1958年,是茂名划时代的开始!为打破帝国主义对我国经济的封锁,加快国家工业化建设,新中国把开采茂名页岩油列为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从全国各条战线挑选人员,组成数万建设大军,建设茂名石油化工城市。是年5月,曾源从湛江专区调到茂名,任茂名工矿区城市筹建工作委员会书记,负责茂名市的筹建工作。

  曾源在茂名工矿区筹建城市的历史功绩是有目共睹的,茂名人民是不会记的。1999年,茂名召开建市40周年纪念大会,当主持人介绍来宾念到曾源的名字时,台下掌声足足响了5分多钟。那经久不息的掌声,是人们对曾源的一种礼赞,更是一种崇高的敬仰!

(三)

    曾源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他有极强的党性和组织观念,服从组织安排,无论何时何地,他始终以“军人”自律,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不讲条件,不计得失。即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遇到不公平待遇,他也能正确对待,从不伸手向党要官位、要名利。1955年国庆前后,曾源转业到湛江市委任第二书记之时,组织上原来计划是要他去兼任湛江市市长的,因为当时曾源患肺结核未痊愈,不能出院,市里要召开人代会选举市长,因此市长职务便改由何鸿景担任,曾源仍任市委第二书记。1958年,曾源服从组织需要,到一片荒芜的茂名工矿区负责筹建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城市。当初,省委找曾源谈话时是这样说的:“你先到工矿区去做城市建设工作,等城市筹建起来正式成立市时,让你当市长。”到茂名市成立时,省委领导又找曾源谈话说:“情况有变化,为了照顾其他一些干部的安排,市长就没有考虑你了。”后来他在回忆这些事情时,非常淡定地说:“当时,听了以后心里很平静,确实没有什么想法。因为在战争年代,像我们这一级干部的职务经常一会儿上,一会儿下的,谁都不会去跟组织计较所谓的升或降的问题。”结果这位在茂名工矿区负责筹建城市的“拓荒者”,留在茂名市担任市委副书记,分管党群、文教卫生院和郊区工作。

  正当曾源意气风发准备为建设茂名市而继续拼搏的时候,“文化大革命”爆发了,曾源首当其冲,最早被当作“修正主义”分子和“三反”分子揪斗打倒。事实上,曾源的历史是清白的,早在1954、1957年部队及地方党组织已经作过审查,没有任何政治问题,并已作了结论。但在“文革”中,这些结论却不算数,又重新审查。 “文革”期间,曾源遭受了种种迫害和打击,身心疲惫。但他忍辱负重、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坚持真理,以顽强的意志始终保持着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他说:“共产党总要讲实事求是的,将来总会有一天给我们平反的。”

  1971年12月31日,曾源终于平反,获得人身自由。1972年5月,组织重新安排曾源的工作,任命曾源为茂名市革委常委兼科教办主任。1978年,湛江地委对曾源重新做出复查结论,这个重新的结论没有新的内容,只说“文革”期间未发现曾源新的政治历史问题,维持1954年及1957年在当时部队及湛江地委的结论。同年8月曾源任茂名市委副书记兼市革委会副主任。后来,曾源十分感慨地说:“像我们这样年纪的一些人,是这场浩劫、内乱中受打击最重、受损失最大的受害者。我们最大的、最要命的损失,莫过于失去了最宝贵的工作年华。”

(四)

  1979年2月,曾源调到暨南大学任党委副书记。在这段时间,曾源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拨乱反正,顺应民意,弘扬正气,充分体现出他宽阔的胸襟和善于包容的美德。

(五)

  曾源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廉洁奉公,从不图谋私利,从不利用职权为亲人拉关系、走后门。据曾源的胞弟曾镜波回忆,在经济困难时期,汽油实行计划限量供应,全国各地都十分紧缺,和平县由于缺乏汽油、机油搞水利建设,于是县水利局领导叫曾镜波去茂名市搞点油料。此时,曾源已经是茂名市的主要领导,曾镜波找大哥曾源说明来由,曾源听完后便说:“这些物资是国家统管的,是有计划的,不敢给。”当时有一位茂名市的副市长在场,得知曾源的家乡和平县缺油后,那位副市长帮忙解决了2吨汽油、500公斤机油、200公斤黄油。此外,还有一件事也令人十分感慨,20世纪80年代初,曾镜波有一个亲戚的小女孩去曾源家做保姆,后来这位亲戚要求曾源给其女儿办理“农转非”,曾源说这事他做不了主。虽然这位亲戚的女儿在曾源家做了很长时间保姆,但一直没办理“农转非”户口。曾源还经常教育亲人说“一个人要靠自己的本事,不要依赖别人。”曾源的正直无私,也引起了部分亲属的误解,有的亲属抱怨说,曾源出去做了大官,对老家的亲属一点忙都没有帮上。然而,这不正好印证了曾源廉洁自律的品行吗?

  原暨大总务科干部张健民说:“每次我们在茂名联系工作遇到困难,只要报告曾书记,总能得到他的帮助,有时还动员留在茂名的子女给予协助;曾书记给学校联系到那么紧缺的煤气,他和他的家人却从来没有给我们打过招呼或批过条子要给谁予以额外照顾。曾书记从未接受过我们出于感谢送的礼品或年货之类物品,更不用说红包了。曾老确实是一个令人尊敬、平易近人、自律甚严的老革命、党的高级干部。”

  1984年3月曾源离休,1993年批准为正厅级干部。离休后,曾源十分挂念家乡建设,曾多次带领老同志回乡参观指导工作,并多次参加党史座谈及研讨会,为编纂和平县革命斗争史提供了十分丰富而珍贵的史料。2008年曾源在广州辞世,享年91岁,按照他的遗愿,将遗体捐献给暨大医学院作教学研究之用,这是一位老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最后一次奉献!

  曾源一生无私无畏、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一身正气。他那清朗高洁的优秀品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永远值得赞颂和学习。

  (撰稿:朱李松)

  [①]1942年5月,中共南方工委组织部部长郭潜在曲江被捕叛变,并带领国民党特务逮捕了粤北省委书记李大林和组织部部长饶卫华。因郭潜出卖,廖承志和南方工委书记张文彬、宣传部部长涂振农也同时被捕。这就是震惊全国的“粤北事件”和“南委事件”。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