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墩头蓝”织布技艺欲申遗
“嫁郎爱嫁墩头郎,又会织布开染房……”一首悠扬的客家山歌从和平县彭寨镇墩头村的一座古厝传来,寻声走去,在古厝外的屋檐下,只见11位老人正在边唱山歌边晾晒纱筒。
走进这座古朴的农家小院,又见两位老人在院落里打纱筒。
在老房子的大厅内,有几位老妇人在熟练地使用纺车,棉花条在“嗡嗡”作响中变成纤细的棉线。
走进另一间厢房,一位年轻女子正在织布机上熟练地操作抛接布梭。
再往里走是厢房,在古旧的织布机前,“墩头蓝”布艺制成的帽子、衣服、头巾、面纱等日常生活用品独具特色,它们见证着墩头村织布业曾经的辉煌。
今年71岁的曾凡度说,他从15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打纱、织布。今年72岁的曾凡希则从16岁开始随家人学习打纱、织布。两位老人至今已经坚持了50多个春秋。
村里的老人介绍,墩头村织布工艺兴盛于明清时期。村民利用本地的天然植物大青叶,应用独特的工序制作、染料,运用先进的织布技术和耕纺、织染技艺,制作出一种独具特色的纯天然蓝色家机布料。因其出产地名为墩头村,故民众将这种布料称为“墩头蓝”。
曾凡度听老人们说过,在清朝乾隆三十五年,织布染坊的前身是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嘉庆十年,墩头村曾姓后人凑钱出资修缮梅园书屋,集中给村民传授织染技术。在很早以前,手艺活是一家人的饭碗,传男不传女。随着时代的变迁,封建观念慢慢被打破,年轻女子也学习打纱织布。有一段时期,墩头村村民普遍精通织染技术,家家户户都有织布机,墩头村的女性都喜欢头戴一块自家编织的蓝色头布,这种习俗被和平县周边的农妇争相模仿,“墩头蓝”头帕因此成为当地客家妇女的标志性饰物,风靡东江畔数百年。
据资料显示,“墩头蓝”织布技艺在当地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并且一直没有间断,至今仍有“墩头蓝”布艺出售。
“嫁郎爱嫁墩头郎,又会织布开染房……”这首传唱数百年的客家山歌,折射出当年墩头村等周边村落民众耕织持家、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
但是,随着科技的更迭,这种散落在民间的手工艺术在慢慢消亡。为了不让这种传统手工艺术失传,村里的老人免费授徒,然而成效不大。
目前,和平县文化部门正计划将和平“墩头蓝”织布技艺申报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信息来源:河源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