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和平县推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打造为农服务生力军实施方案的通知
和府办〔2021〕41号
各镇人民政府,县府直属有关单位:
《和平县推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打造为农服务生力军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县供销联社反映。
和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2月14日
和平县推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打造为农服务生力军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打造为农服务生力军行动计划〉的通知》(粤办发〔2020〕37号)、河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源市推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打造为农服务生力军实施方案的通知》(河府办〔2021〕26号)精神,围绕乡村振兴工作大局,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为农服务根本宗旨,坚持政府主导、供销实施、市场运作、社会协同,实施“联农扩面、服务提质、运行增效”综合改革行动,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为促进我县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贡献供销力量。到2022年,建成县、镇、村各类联农基层合作组织20个以上,带动小农户4000户以上;服务土地面积4万亩以上,农产品购销额累计达约9千万以上。
二、工作措施
(一)以联农为农为目标,开展联农扩面行动
1.推动县、镇、村三级供销社联农扩面。一是充分发挥县联社统筹组织和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县、镇、村三级联动。以综合性功能的县域助服务综合平台为引领,主导建设当地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服务示范基地,打造优质水稻、茶叶、油茶、百香果、猕猴桃、腐竹等和平特色农产品专业服务平台,提供种植、加工、仓储、物流、销售、品牌运营等全程服务。二是分步分类实施镇级供销社改造升级。以农民生产生活需求为导向,因社施策,明确分类,稳妥推进。提升农资农技、日用消费品、农产品生产加工等服务功能。将经济实力、服务能力较强的镇级供销合作社打造成具备3项以上服务功能的镇级社。对于基础薄弱、服务能力有限或无资产、无业务、无人员“三无”镇级供销合作社,以开放办社为结合点,面向系统内外开展联合合作,努力建设服务阵地。三是采取多种合作形式共建村级供销合作社。在具备条件的村,以“村社共建”联合村“两委”,共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共建产业和服务项目,完善保底收购、二次返利等利益共享机制,合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社会化服务、集体经济发展、农村(社区)综合服务。
2.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农扩面。围绕当地特色产业,采取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享利益等方式,积极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小农户生产发展需要,带动小农户共同购置农机、农资,推行统耕统收、统防统治、统销统结等服务,加强完善农产品初加工、仓储物流、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培育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创建一批省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提升小农户合作层次和规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3.推动社有企业联农扩面。以供销系统社有企业主导推动,围绕当地特色产业,与镇、村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小农户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签订多方合作协议,促进多主体分工协作,多要素投入保障、多层次利益协调,提供产供销等关键环节综合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二)以完善网络为目标,开展服务提质行动
4.构建农资农技服务网络。着力打通面向中小农户的农资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提高供销系统绿色农资服务覆盖率,鼓励开展面向小农户关于种养技术、经营管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小农户生产经营能力。加强服务统筹,配合省社、市社农资骨干企业建设农资区域配送中心,积极发展本地农民生产服务中心,作物技术服务中心或庄稼医院,形成规模服务优势。
5.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完善全县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布局,构建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到2022年,骨干网运营管理的冷库容量达到0.8万吨。在有条件的镇布局具有快速移动、预冷保鲜等功能的田头仓储冷链物流设施。
6.构建放心农产品产销对接网络。县供销合作社统筹整合系统农产品生产服务、冷链物流、销售渠道等优势资源,参与打造“省级运营平台+区域配送中心+直供基地”的广东供销放心农产品直供配送网络建设。建设区域农产品直供配送中心,培育发展生产示范基地,大力拓展消费助农、社区配送等业务。
7.尝试拓展农村合作金融服务网络。坚持稳中求进、以进固稳,尝试构建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与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合作,促进金融资源下乡进村,为小农户生产生活提供多层次资金支持。
8.开展多样化城乡综合服务。在有条件的社有企业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处理业务,优化当地人居环境。建设和完善社区综合服务站,推进经营服务网点向城乡社区延伸,积极融入本地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建设。
(三)以提升效能为目标,开展运行增效行动
9.完善供销联社治理机制。建立健全县理事会、监事会组织机构,完善理事会、监事会工作制度,加强本区域内供销合作社的行业管理、政策协调、资产监管、教育培训,推动各镇供销社合作。强化联合社为成员社服务、为基层社服务的工作导向,参与县、镇、村三级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稳定县联合社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10.持续推动社有企业改革。抓牢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业,积极培育新业务、新业态,推进冷链骨干网、直供配送网等重点项目联合合作,进一步提升社有企业经济实力。加强企业风险防控,规范发展混合所有制,稳妥推进开放办企。完善内控体系建设。强化社有资产监管,有效理顺社企关系,进一步推动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11.建设和平数字供销。结合实际,积极对接省、市供销合作社的数字供销云平台,配合打造涵盖省、市、县、镇、村五级的数字公共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系统,综合运用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数据,以销定产、按需定质,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小农户与市场有效对接。
三、组织保障
12.加强组织领导。各镇、村供销社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将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和公共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三农”工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抓手。积极稳妥推进公共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县委农办、县供销联社要加强对公共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跟踪督导,统一思想认识,按照任务分工,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认真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13.加大政策支持。县有关部门要继续支持供销合作社工作。优先保障公共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用地需求,符合条件的纳入点状供地范围。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公共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按规定统筹用好相关涉农资金、地方政府债券等,对符合条件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重点项目给予支持。
14.加强队伍建设。紧密结合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实际,拓宽社有企业和基层供销社负责人选任渠道,加强对社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基层社主任等重点业务骨干培养。大力选拔和引进供销事业发展急需的人才,探索推进与农民联系紧密的社会组织负责人、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和村党组织负责人兼任各级供销合作社不驻社的常务理事或理事会副主任试点。
附件:1.重点工作任务分工表
2.各镇供销合作社联农带农工程改革任务(2021-2022)目标分配表
3.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建设重点任务计划表
附件1
重点工作任务分工表
附件2
各镇供销合作社联农带农工程改革任务(2021-2022)目标分配表
附件3
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建设重点任务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