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和平县公安机关2020年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作者: 来源:和平县公安局 发布时间:2020-08-10 浏览次数:127 【字体:

和公字〔2020〕40号

县局直属有关单位:

  为全面做好“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关工作,现将《和平县公安机关2020年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有关工作情况,请及时报送县局“防控办”。  

2020年6月18日

和平县公安机关2020年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按照省公安厅及《河源市公安机关2020年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部署,结合《全国公安机关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指南》,为进一步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2020年省、市《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结合深入实施公安大数据和智慧新警务战略,加快推进立体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切实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工作目标

  (一)年度工作目标。按照“防圈控面管点保核心”总体思路,坚决打好智慧新防控三年规划(2018-2020年)收官战,全面实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达标城市创建工作,建立规范完善的配套警务机制,进一步提升社会治安防控立体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二)季度工作目标。对标公安部建设指南及评价指标体系,我市达标项完成率达到90%以上,其中第二季度广州、深圳、梅州、惠州、东莞等5个申报全国达标城市的地市全面达标,第三季度珠三角其他地市全面达标,第四季度我县实现全面达标。

  三、组织领导

  县局成立全县公安机关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邓益成担任组长,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徐坚强担任常务副组长、其他党委委员担任副组长,指挥中心、政工室、刑警大队、交警大队、巡警大队、国保大队、经侦大队、治安出入境管理大队、缉毒大队、保障室、法制大队、情报信息中心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局防控办”),由林育生同志兼任主任,治安出入境管理大队大队长王拥先、情报信息中心主任徐珍考、警务保障室主任曾文卫担任副主任,抽调业务骨干成立工作专班,同时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分别确定1名联络员负责日常协调联络。

  各大队成立相应工作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和专责领导、联络员,统筹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和标准化城市创建工作。

  四、工作措施及分工

  (一)加强圈层防控。积极参与构建环区域“治安防控识别圈”,总结推广重大安保警务合作经验,打破区域警务壁垒、推进数据整合共享,深化粤港澳大湾区警务合作。(情报信息中心牵头,指挥中心、治安出入境管理大队、经侦大队、刑警大队、缉毒大队、法制大队参与)

  健全完善“三道安保圈”,完善省际公安检查站防线,优化市、县际治安卡点布局,落实“1、3、5分钟”防控圈快速反应机制。实施“升级增效”工程,以完善基础设施、升级查控设施设备为重点,将公安检查站打造成“科技先进、实战实用、功能完善、与时俱进的全国一流公安检查站”。(治安出入境管理大队牵头,指挥中心、政工室、情报指中心交警大队、保障室参与)

  (二)加强单元防控。推进智感安防区建设,全面铺开八类公共安全重点区域、部位建设,依托视频云平台建设应用后台,扩展延伸县级示范点设备布设、感知采集、后台搭建、防控区域、警企协作、预警机制等建设,打造不同品牌示范标杆。推进智慧街面巡逻防控建设,科学划分巡区和警力布置,全面推广应用智慧巡防APP,开发应用辅警APP,在智慧新巡控系统中接入视频、卡点、警情、重点单位等信息,并与指挥系统、公路检查站“信息导检”系统对接。推进社区新警务建设,落地E治安、E派出所等大数据移动应用,拓展辅警、涉毒打防一体化等应用建设。推进智慧新特行建设,推广使用智慧档案、积分预警功能模块,推进旅馆业及娱乐服务场所落实前端设备和机动车修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推进旅馆业、公章刻制业管理系统升级拓展。推进智慧新内保建设,建设内保信息研判模型。推进公交安保信息化建设,整合数据资源,实现公交系统治安态势可视化、重点人员布控、指挥辅助、感知预警、分析研判、系统管理、数据采集等功能。(治安出入境管理大队牵头,情报信息中心、政工室、巡警大队、保障室参与)

  加强与各类外国人管理系统如外国人144小时免签入境管理系统、外管通APP、目前在建的外国人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特定外籍人员管控系统的对接、落地管控处置,提升对“三非”等违法犯罪外国人的发现和处置能力。(治安出入境管理大队牵头,情报信息中心、政工室、巡警大队、保障室参与)

  (三)加强要素防控。推进治安基础信息规模化采集应用,建成市级“四标四实”基础信息平台,完善新版自助申报服务平台、基础信息采集服务互联网和移动公安网终端,推广使用省级流动人口系统数据跨区域业务协同功能。及时汇聚全市数据,加强数据治理,完善数据库统计分析应用功能,推广应用二维码门楼牌,提供标准地址社会化应用服务。(治安大队、户政室牵头,情报信息中心参与)

  加强网上公共秩序整治,强化上网场所监管;以监控中心等级化达标建设和网上巡查预警指挥调度平台推广应用为抓手,着力提升网上巡查处置能力;探索打击网络犯罪新型工作机制,着力在打击整治网络犯罪生态上取得新成效;强化网络空间安全防护,深入贯彻实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通报预警机制,着力提升网络安全风险预警防范和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效能。(情报信息中心、治安大队、经侦大队、刑警大队、缉毒大队、巡警大队参与)

  加强治安重点人管控,建立县级治安重点人员管理库,对接省、市(县)重点人员管理系统,接收和使用我县重点人在全国预警布控、轨迹订阅、协同管控等数据。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和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建设矛盾纠纷动态预警数据模型,建立与相关职能部门涉稳信息互通和研判机制,健全完善“三同步”机制。推进智慧新危管建设,全面推广移动应用APP,积极推进民爆物品、剧毒、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放射性物品相关信息项目升级,实现预警信息实时接收、处置反馈等闭环管理。加强大型活动安保,完善系统模块功能,开展大型活动场馆3D建模、场馆视频、人像设备等基础设施和相关数据的接入,实现综合应用。(治安大队牵头,政治室、情报信息中心、保障室参与)

  (四)加强基础防控。加强公安派出所建设,持续推进落实省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建设工作的意见》,全力打好派出所“精准脱困”攻坚战,做好2019年度、2020年度粤东西北地区困难派出所“精准脱困”资金跟踪落地和跟进督导工作。深化“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推动警力下沉派出所,探索优化派出所工作运行机制和勤务模式,总结推广派出所合成作战室实战成效。加强群防群治建设,提高群防群治组织与公安机关的协作联动水平,充分发挥其辅助维护社会治安的职能作用。(治安大队牵头,政工室、保障室参与)

  推进防控感知体系建设,紧贴实战需求,加强物联网技术在治安防控领域中的应用,实现对“人、地、物、事、网”等防控要素全面自动感知识别。研发推广符合防控实战需求的创新型应用,构建全面感知、广泛互联的防控感知体系,推动治安防控重心从应急处置向风险治理的全面转型。深入推进视频图像智能应用建设,实现对各类视频图像资源的结构化解析及综合应用处理。完善视频巡查、视频侦查功能及应用机制,提升智能化应用水平,有力防范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情报信息中心牵头、国保大队、治安出入境管理大队、经侦大队、刑警大队、缉毒大队、交警大队、保障室参与)

  推进治安大数据融合应用和业务系统智慧化建设,为治安防控业务全领域、全流程赋能。大力开展大数据应用实战练兵,培养治安大数据应用能手,挖掘推广大数据实战应用精品模型。(治安出入境管理大队牵头,情报信息参与)

  (五)加强协作防控。建立完善多警种合成维稳机制,提高应急处突及保障能力,依法妥善处置各类涉稳事件。依托粤港澳三地基础通信架构,健全跨区域协作机制,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建立完善粤港澳三地警务常态化合作机制,探索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跨部门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形成打防合力。以司法体制改革为契机,强化公检法司部门协作衔接,探索实行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协作联动机制。加强警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科技力量和信息资源的优势,推动社会共享共治共管。(情报信息中心牵头,指挥中心、治安出入境管理大队、经侦大队、刑警大队、缉毒大队、法制大队参与)

  五、工作要求

  (一)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各地积极争取属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通过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治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格局,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经费保障体系,不断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各项目基础设施、武器设备、警务机制运行尤其是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在创建工作时限内完成各项目建设。

  (二)严格项目审核。县局直属有关单位在推进具体信息化项目建设任务的过程中,务必严格对照“四化六统一”的总体技术路线和我市智慧新警务的总体要求,严格按照公安机关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要求,报请本级科信办进行审核,确保整体技术路线符合公安大数据战略,市县建设成果可以互通共享。

  (三)努力创先争优。组织各地严格对照《全国公安机关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指南》每项评价指标,全面评估本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总体情况,逐一梳理各项目存在的痛点、难点和短板,建立工作台账,落实工作责任,倒排时间计划,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在年底前全部完成创建工作。

  (四)加强督导检查。县局将派出工作组赴各单位检查评估创建工作进度,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检查督导、定期通报、组织交叉检查、开展实地动态测评等方式,及时总结工作、发现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