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和平县公安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以及市县两级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和公安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意见》,提高我县公安机关的执法水平和公信力,更好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力服务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我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加强思想引领,夯实制度保证
我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严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和法治政府建设重要决策部署,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内容,以及市县两级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要求,深入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培训,开展执法主体培训,严格执法质量考评,强化执法服务保障,加强执法监督管理,严格执法过错责任追究。
(一)深入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第一建设,把政治标准作为第一标准,把政治能力作为第一能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新时代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战略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拥护“两个确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组织各支部集中开展党的二十大专题学习。深学细悟、真学笃行,牢牢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坚持全面准确,深入理解内涵,精准把握外延,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学、层层发动广泛学、丰富载体创新学、结合实践深入学,引导广大民警辅警原原本本、逐字逐句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准确领会思想精髓、核心要义。
(三)组织开展全国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政治培训远程视频培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突出政治训练,设置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公安工作、公安党风廉政建设等专题。
二、聚焦主责主业,全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坚持以雷霆之势打击犯罪,以反恐标准管控治安,以工匠精神治理隐患,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打击违法犯罪战果突出。以“河安2023”系列专项行动以及夏季治安整治“百日行动”为抓手,始终坚持以打开路、以打促稳,今年以来共办理行政案件685宗,行政处罚602人,立刑事案件581宗,侦破案件298宗,刑事拘留241人,逮捕135人,破案率达51.3%。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完成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力度打击涉黑恶犯罪,形成常态化打击机制,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进一步维护辖区治安秩序平稳。
(二)全民反诈取得初步成效。我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成立专门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压实属地责任、部门主体责任和行业单位监管责任。依托反诈中心进行专业打击和宣传教育防范,全力守护老百姓血汗钱。截至2023年11月,和平县公安局共打掉诈骗窝点4个,破获电诈案件25宗,刑事拘留32人,止付涉诈资金6500余万元,冻结涉诈资金183.9万元;集中开展反诈宣传11次,受众群众10万余人。
(三)强化道路交通安全巡查管控工作。交警部门持续推进“减量控大”“一盔一带”“夜查酒驾”等专项行动,共查处交通违法3.8万余起,依法打击处理交通违法犯罪,未发生较大以上亡人事故,辖区道路交通秩序平安畅通有序。
三、紧盯民生治安,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主动服务全县发展大局,积极服务“六保”“六稳”,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为服务发展、优化营商环境贡献公安力量。
(一)坚持联企护企。开展“千警进万家”活动,全警种深入各社区街道的居民、商户开展一对一咨询和帮扶,根据全县社会发展实际,全力支持经济发展壮大,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其中在龙湖住宅区、百盛广场商业中心、六角亭城区等重点部位设立警务岗亭3个,派驻警力2531人次,联动社区企业安保力量做好商业繁华区域的巡防工作,为辖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二)严打经济犯罪。2023年以来,我局共破获持有、使用假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案件4宗,刑事拘留26人。
(三)服务保障民生。持续开展“利剑”“蓝天”“碧水”行动,加大与其他执法单位的执法协作力度,联合相关部门侦办“食药环”案件4宗,刑事拘留11人,知识产权案件1宗,刑事拘留4人。
四、紧密协调联动,有效形成法治共治共建合力
一是完善“两法衔接”,紧扣工作要求,紧紧围绕社会关心、群众关注的涉及民生的突出问题,完善日常联络机制,同检察院、市场监督、食品药品监督、卫计委等部门明确专人建立联络员制度,由专人负责案件的接收,移诉和日常联络工作,积极与两法衔接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及时通报情况,落实会议要求。二是强化执法联动,与“两法衔接”相关执法部门以及检察院紧密对接,防止出现空白地带导致案件移送空转。
五、坚持蹄疾步稳、重点突破,坚定不移走改革强警之路
坚持改革就要警力要战斗力,必须内部挖潜、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公安民警的获得感。
(一)持续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根据上级公安机关决策部署,积极推动“一站办、一窗办、一次办”和“网上办、一网办、一键办”,2023年,在户政业务证件异地办理上又有了新措施,极大提升了证件办结效率及缩短群众办证时间。
(二)深入推进基层基础改革。依托“五大要素”风险隐患摸排管控行动,注重基层基础信息采集,部门警种及派出所联勤联动,打破警种信息壁垒,强化“情指勤舆”一体化合成作战中心建设。按照做强做大基层派出所工作要求,更加注重派出所工作,大力实施派出所质量提升工程,按照“增人、减负、提能”总要求,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推广和学习“枫桥经验”,努力建设“枫桥式派出所”。
(三)推进立体化防控建设。自投入启动智慧新警务建设以来,增设辖区视频监控715个,打造立体化防控的城市公共安全“科技护城墙”,基本实现视频监控城乡一体化、重点部位和复杂场所视频监控全覆盖。
(四)完善社会面巡防机制。结合日常工作实际,固化动中备勤、武装巡逻、联勤联控,健全“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落实机关警力下沉,提升路面见警率、增强社会化面震慑力。压实部门责任,落实“一校一警”,多警种联合站好“护学岗”,2023年以来未发生涉校案事件。
六、存在不足
目前,我县公安机关在贯彻落实法治建设工作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与新时期法治政府建设形势对公安工作提出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面对层出不穷的犯罪手段、打击难度大的境外诈骗,这都极大阻碍了我县破案率的提高,这中间既存在客观因素,也存在主观问题:
一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依然存在,境内外反动势力虎视眈眈,我县公安机关警力紧缺,对突发事件的预警能力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推进社会治理面临诸多难题。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县城建成区的不断扩展,城镇化进程加快,相对我县警力增长滞后,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带来的新挑战,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应对风险方面的能力还有所欠缺。三是规范执法工作有待进一步提升。我局目前的破案率还没有达到上级公安机关的要求,仍存在一定距离,长久以来案件执法质量检查发现的细节问题较多,办案民警没有重视执法规范化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案件的移诉工作,从而影响我局破案率的提高,由此可见我局执法监督工作力度还需进一步强化。四是继续加深执法办案硬件设施的投入。我局新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成后,在2023年正式运行使用,在增质提效上还有提升空间,还需向先进单位继续学习改进,但我县执法办案区的建设工作相对滞后,还不符合省厅的执法办案场所建设标准,目前处于停用状态,不利于各派出所的执法办案效率。
七、下一步工作思路
面对新时期的风险和挑战,结合我县社会治安形势和实际,接下来,我局紧紧围绕市局党委的中心工作和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深入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全力以赴维护我县社会治安大局稳定,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维护我县政治安全稳定,始终坚持把防范抵御政治安全风险置于首位,不断深化反渗透反颠覆反分裂反恐怖斗争,坚决捍卫国家政治安全。
(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创新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平安建设协同机制,围绕安全监管,重点关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等领域风险隐患,积极开展各类清查行动,强化道路交通秩序整治、交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三)进一步优化警务运作机制。推动警务改革创新,深化智慧新警务应用,加快推进警务管理体系建设和县公安机关机构改革。
(四)加大执法规范化建设力度,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树牢法治思维,始终将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一项全局性、基础性的工作,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进一步加大执法规范化培训及执法监督力度,着力提升民警执法规范化水平。
(五)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提供优质高效公安服务。持续优化公安政务服务,深入推进“一网通办”“一门通办”“一窗通办”,深化“证照分离”改革,优化各项便民利企措施落实,全力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和平县公安局